李在明执政刚满月! 中韩关系迎新局?

7月3日,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一个月之际在青瓦台举行记者招待会。李在明表示,将以坚固的韩美同盟、紧密的韩美日合作、尽快改善韩中与韩俄关系为基础,展开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“实用外交”,守护和平与国民生活。

一个月前上任首日,李在明签署“一号行政令”成立紧急经济应对工作组,两周后追加30.5万亿韩元补充预算向全民发放消费券。

这位以“草根逆袭”深入人心的总统,在民生牌背后悄然布局一场外交革命——拒绝美国将军费提升至GDP5%的要求,强硬表态“国防预算自主权不容谈判”,同时缺席北约峰会并派国会代表团访华推进AI产业合作。

一套组合拳终结了尹锡悦时代“亲美一边倒”的国策。

01 外交战略转型:从站队到平衡

李在明在国会发表就任后首次施政演说,提出“立足国家利益,不分阵营推进” 的外交新路线。这十二个字的方针看似平淡,却字字千钧,直指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核心困境。

青瓦台迅速将理念转化为行动:当特朗普临时取消G7峰会期间的双边会晤,韩国国会代表团立即官宣访华,行程单上赫然列着参访华为、商汤科技等中国企业。

这一连串动作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冷峻计算。中国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2.8%,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3600亿美元,半导体、汽车等行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超40%。

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就直言:“牺牲中国市场是自杀式外交”。

他的对华政策框架明显延续文在寅时期的务实风格:承诺重新评估萨德部署,延续“三不一限”原则(不追加萨德、不参与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等)。

在通话顺序上,他先与特朗普通电话,再联系日本首相石破茂,最后才致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,这种安排被总统室解释为“日程协调结果”,却仍透露出对传统盟友体系的重视。

全球南方战略成为新亮点。李在明上任一个月内,已与捷克、越南、印尼等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通话,远超前任尹锡悦主要联络西方国家的模式。在G7峰会期间,他与巴西总统卢拉、墨西哥总统谢因鲍姆深度互动,甚至用童年工厂受伤经历引发卢拉共情,展现柔性外交手腕。

02 中韩关系新动态:经贸压舱与敏感议题

中韩经济的深度绑定成为关系回暖的基石。即便在尹锡悦执政导致关系紧张的2023-2024年,中韩贸易额仍超过3100亿美元,显示出强大韧性。

李在明上任后,两国经济互动明显升温。6月23日,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第十二轮谈判在首尔举行,双方就服务贸易、投资准入等展开磋商。
中国驻韩大使戴兵此前在公开场合强调:“期待双方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,在服务贸易、投资和金融等领域达成更多共识”。

半导体领域暗流涌动。李在明推动三星保留30%先进制程产能于本土,被美方批评“破坏芯片四方联盟”。
同时,长江存储与三星电子达成技术许可协议,韩国车企也开始与中国电池企业探讨合资建厂。这种“政冷经热”的微妙平衡,折射出韩国企业在战略压力下的生存智慧。

安全议题上仍有暗礁。李在明对台湾问题的表态显现出平衡难度:从“韩国不需介入”到“等外星人入侵才考虑”的模糊化回应,暴露出在美中博弈夹缝中走钢丝的风险。

03 朝韩互动破冰:以经济换和平

李在明对朝政策展现惊人效率。上任第7天(6月11日),他指示军方停止边境地区对朝扩音广播。次日,朝鲜同步停止对韩噪音广播。

这24小时内完成的默契互动,化解了持续一年的军事对峙

6月15日,在《北南共同宣言》25周年之际,李在明在社交平台发表文章,提出“和平就是经济”的执政哲学。

他表示:“如果和平根基动摇,不仅是经济和安全,连国民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威胁”,并承诺“停止消耗性的敌对行动,恢复与朝方的对话与合作”。

6月24日,统一部受理6起民间团体与朝接触申报,这是自2023年下半年尹锡悦政府全面叫停南北交流以来的首次解冻。

南北经济文化协作财团等机构获准开展社会文化交流和人道援助,金刚山旅游和开城工业园重启的构想也浮出水面。

04 挑战与变数:平衡术的试炼

李在明的平衡术面临三重夹击。美国反制已初现端倪:若韩国持续偏离“印太战略”,贸易制裁或缩减联合军演都是白宫选项。特朗普对盟友的反复无常早有先例——临时取消会晤、强征“保护费”甚至公开辱骂。留给李在明的时间不多了。美国设定的暂缓“对等关税”期限将于7月8日到期,韩方正全力争取更有利条件。

国内保守派伺机反扑。在野党国民力量党攻击李在明“对邻国妥协投降”,指责其经济政策“过度依赖中国”。
韩国社会亲美根基深厚,美军驻韩七十余年形成的文化渗透和利益捆绑,仍是平衡外交的潜在阻碍。

地缘黑天鹅事件频发。美军突袭伊朗核设施导致霍尔木兹海峡运输风险加剧,而韩国70%进口石油依赖这条水道。朝核问题、中美摩擦等变量都可能随时颠覆精密设计的外交布局。

国家利益至上的准话背后,是半岛民族千年夹缝求生的生存智慧。7月8日对美关税谈判大限将至,特朗普的贸易大棒与“芯片四方联盟”的政治枷锁仍在收紧。

当李在明派出的代表团走进华为园区,当三星顶住压力保留本土产能,韩国正用行动证明:韩国外交的终极智慧,是在巨人的棋局中走出自己的路。

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的推进、半导体产业链的暗通款曲、朝鲜半岛默契停播的扩音喇叭——这些看似分散的节点,正在编织一张以国家利益为经纬的战略网络。

未来中韩关系的答案,藏在韩国工厂的芯片流水线上,更藏在首尔年轻人不再焦虑的就业数据里。(作者:deepseek)


S.T.X Photography

www.shaotianxiang.com